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783)
- Oct 20 Thu 2016 16:05
英9月通膨創近2年新高
- Oct 20 Thu 2016 16:04
9個入手門檻已降到每坪4~5字頭 台北十大公園宅 全趴
不敵房價震盪,台北市十大指標公園宅近3年隨著房市景氣波動,價格「全趴」。其中「富陽生態公園」附近平均降幅約12.3%,在十大指標公園宅中居冠,至於「大安森林公園」周邊8字頭即可入手;另外,現在10個有9個,入手門檻已降到每坪4~5字頭。
- Oct 20 Thu 2016 16:03
高市身障租、購停車位補助 申請
- Oct 20 Thu 2016 16:02
集中市場收盤揭示漲跌停股票未成交委託數量明細表
鉅亨台北資料中心證券 證券 成交價 +/- 漲跌價 買進揭示 買進揭示 賣出揭示 賣出揭示代號 名稱 委託價格 委託數量 委託價格 委託數量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911611 中泰山-DR 0.45 - 0.05 -- 0 0.45 6641460 宏遠 17.25 + 1.55 17.25 447 -- 03536 誠創 13.05 + 1.15 13.05 325 -- 09906 欣巴巴 16.95 + 1.50 16.95 375 -- 0C7014CE2E9C2D1F3
- Oct 20 Thu 2016 16:00
人夫韓星逃過性侵 卻陷入買春疑雲
韓星嚴泰雄8月被按摩院女性員工指控性侵,警方調查後發現他雖沒有性侵嫌疑,但有買春嫌疑,形象重創谷底。嚴泰雄和女兒嚴智蘊在親子實境節目「我的超人爸爸」互動逗趣,他在節目中展現好爸爸、好老公的形象,8月他被指控性侵,讓外界大吃一驚。嚴泰雄所屬經紀公司Keyeast在事件爆發的3天後出面怒指女方說謊,案情一度陷入羅生門。不過警方調查,發現女方與按摩店老闆共謀,為了詐騙而誣告嚴泰雄,雖然沒有性侵事實,但嚴泰雄有性交易嫌疑,目前案子持續調查中。今日星話題→「私底下的娘娘孫儷 原來是這樣...」,想看更多請戳這!C7014CE2E9C2D1F3
- Oct 18 Tue 2016 21:43
星座理財(10月17日~10月21日)-雙魚座(2月20日~3月20日) 急漲反彈 先賣再說
- Oct 18 Tue 2016 21:42
就是不說!法官追問雙屍案財物去向 謝依涵沉默
今天(17日)上午,高等法院開庭審理八里雙屍命案,法官表示希望謝依涵能將強盜被害人張翠萍的犯罪所得「有那些?」、「放在哪?」,以及張女的存摺為何在她手中等疑點,都一一交待清楚。然而謝依涵不願正面回應,僅表示由律師代為發言,而律師也未表示意見。
- Oct 18 Tue 2016 21:39
防誤導車主 德:特斯拉別拿自駕打廣告
(中央社柏林16日綜合外電報導)德國希望電動車商特斯拉(Tesla)停止在廣告中宣傳旗下車子的「自動駕駛」功能,因為它可能誤導消費者,暗示駕駛人不需注意路況。 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在兩起致命車禍後受到密切關注。 德國聯邦交通管理局(KBA)已致信這家公司,表示「為了防止顧客誤解和錯誤期待,我們要求廣告中不再使用誤導性的『自動駕駛』一詞來宣傳這套系統」。 「週日畫報」(Bild Am Sonntag)報導中引述的這封KBA信函,德國交通部已向法新社證實確有此信。路透社也報導,交通部發言人今天也向記者證實上述要求。 據報導,德國一直在調查特斯拉汽車自動駕駛系統,Model S系列車款自去年10月以來就採用這套系統。 然而中國大陸北部和美國佛羅里達州分別於今年1月和5月發生致命車禍後,這套系統引發疑慮。 德國北部高速公路今年9月發生特斯拉電動車撞上觀光巴士意外,受輕傷的駕駛宣稱當時啟動了車上的自駕系統。 特斯拉當時表示,這名駕駛證實自駕系統當時「運作正常且…與這起事故無關」。 特斯拉發言人上週告訴法新社:「我們向來明確告訴顧客,自動駕駛是駕駛人的輔助系統,需要駕駛人隨時注意。」 根據路透社,特斯拉發言人表示,自動駕駛一詞已在航空業用了數十年,描述的是配合駕駛人使用的系統。「正如在飛機上,操縱恰當時,與純手動駕駛相比,自動駕駛能減少駕駛人工作量,並多一層安全保障。」(譯者:中央社盧映孜)10510170708F9090567F119
- Oct 18 Tue 2016 21:38
淡水一信舉辦健行活動 7千多人熱烈參與
- Oct 14 Fri 2016 19:09
後知後覺 國防部明年成立國防科技處
- Oct 14 Fri 2016 19:08
巨人偶數年奇蹟告急 救援投手開轟 小熊不贏也難
中國時報【林宋以情╱綜合報導】
- Oct 14 Fri 2016 19:07
美科技業蓬勃發展 勞工卻分不到羹
(中央社紐約12日綜合外電報導)科技革命在過去15年催生Google搜尋引擎、臉書(Facebook)社群、iPhone的App、可自由發表意見的推特(Twitter),與什麼都賣的亞馬遜(Amazon)網站,但就是沒帶來更多職缺。 美國「華爾街日報」(Wall Street Journal)報導,電腦與晶片業者將硬體製造據點移出美國,造成雇用人數驟跌,而新興科技巨擘相對而言也不需要太多員工,更有許多科技新創公司銷聲匿跡。生產力與薪資成長減緩,以機器取代中低薪資的例行工作人力,也加劇所得不平等情況。 此結果與政治領導人、科技創投家與經濟學者上一個世代的預測結果大相逕庭。美國前總統柯林頓(BillClinton)的財經團隊曾大力宣導說,「快速的科技變革」將是美國經濟成長的「主引擎」。 人們對科技榮景的期待與實際情景的落差太大,也是美國人民不滿的來源之一,這也導致政治門外漢川普(Donald Trump)與桑德斯(Bernie Sanders)今年異軍突起。 根據美國商務部(Department of Commerce),美國科技業員工在他們所創造的經濟利益中,僅能分到較小的餅。電腦與電子零件製造業2014年的勞工薪酬,僅佔業界產值的49%,較1999年的79%大幅下降。 軟體發行業等產業雖創造了一些科技類工作職缺,其成長步調仍遠不及科技製造業職缺的流失速度。(譯者:中央社廖禹揚)10510135B6CCE51E6491432
- Oct 14 Fri 2016 19:05
業績加持 宏捷科、聯亞猛
- Oct 11 Tue 2016 10:14
推!【雄獅 NO.300 奇異墨水筆 藍色】心得-分享
- Oct 11 Tue 2016 10:13
推!【塑膠公文林#500】心得-分享
- Oct 11 Tue 2016 10:12
【推!】華麗WL-1019 自黏性標籤心得-分享
- Oct 11 Tue 2016 10:10
隨機出貨【巨倫 A-1565 強力磁鐵 12-1mm】心得文
- Oct 11 Tue 2016 10:09
【特別推薦】國際碳鋅電池 2號(2顆一組)心得文